中缅教育“摆渡人”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6-03-11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每周一早晨,全国人大代表、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国门小学数学教师鲍红艺就会守在校门口,迎接150多名跨越国门来此求学的缅甸学生。从校门口到缅甸佤邦,直线距离一公里。这些每周跨越永河口岸摆渡于两国之间的“小留学生”,成了这座边境小城的独特风景。

    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一个人口18万的边境县,和隔壁佤邦的勐冒县一样,都是以佤族为主,同一民族跨境而居,两国边民互市来往频繁。1992年,鲍红艺刚做教师时,就有缅甸商人把孩子送到中国就读。

    “当时每个孩子要收300元寄读费,这对很多普通佤邦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费用。”鲍红艺感叹这些年的变化,不仅寄读费取消了,国门小学的缅甸孩子还享受每天4元的营养补助计划,寄宿生会有两餐补助,“两免一补”,“一年下来,只要交个书本费就可以了”。

    2013年,国门小学有30多个缅甸孩子。到2015年,人数增至150多人。国门小学的名声在佤邦一传十、十传百,不仅是因为这是一所“管饭”的小学,更是因为这里的教学质量。

    如今,教育信息化覆盖到了沧源,国门小学也建起了全新的录播教室,孩子们可以跟北京、上海“天涯共此时”,老师们也开始用新媒体备课。

    但在今年国门小学跟佤邦兄弟学校的交流活动中,教师用电脑准备的课件却全没用上——那边的老师仍是一支粉笔、一块黑板。鲍红艺曾去过一次佤邦勐冒县的学校,软硬件都堪忧。她说:“师资缺乏准入,很多人初中刚毕业就上台教书。”

    缅甸过来的孩子,一般基础都比较差。鲍红艺遇到过一个五年级的缅甸孩子,不会汉语拼音。“我们老师利用休息的时间,一对一进行帮助,一方面把落下的课程补上,另一方面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学校。”

    鲍红艺说:“现在,娃娃们都是一口流利的汉语,唱着同样的歌曲,从外貌很难分辨出中国孩子和缅甸孩子。”

    在云南4061公里的国境线上,有25个边境县、110个边境乡镇,像沧源国门小学这样接收外籍学生的国门学校遍布边境地区。一条划定的国境线并没有阻隔中缅两国的教育交流,这些摆渡于两国之间的孩子成了国际友谊的见证者和成果的享受者。

    鲍红艺十分关心这些“小留学生”的求学和出路。这些缅甸的孩子上小学、中学都能享受跟中国孩子一样的待遇,但是上大学他们的身份又变成了留学生,有诸多限制。能否在户籍改革上再统筹一下,解决这个问题。